中国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作者:刘芳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1-01
页数:184
ISBN:9787521861167
电子书大小:232MB [高清扫描版PDF格式]
内容简介
在著作《中国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探讨了高速铁路兼具的一般商品属性及准公共产品属性对经济效应的影响。
作为一般商品,高速铁路融入运输服务市场,与其他交通方式竞争,获取市场份额并实现经济效益。其作为准公共产品的角色,则通过“乘数效应”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提升产出。
更为关键的是,高速铁路建设提升了区域的“可达性”,催生了沿线地区的“走廊效应”。它减少了劳动力流动的时间成本,加速了劳动力流动,有助于跨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特别是对于高学历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促进了知识溢出,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推动以高学历劳动力为主要投入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
此外,高速铁路建设带来了“再定位效应”,沿线地区的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相关产业得到发展,吸引了更多家庭定居,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证分析验证了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航空客运受高速铁路影响不明显;中部地区呈现正向效应;西部地区则为负向效应。这表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高速铁路建设的影响存在差异。
高速铁路对我国不同文化程度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从劳动力数量上看,高速铁路建设显著影响全国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流动;对西部地区大专及研究生文化程度劳动力流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效应。
作者简介
书名:《中国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本研究从高速铁路的一般商品属性及其准公共产品特性出发,探讨其经济效应。作为一般商品,高速铁路参与运输服务市场的竞争,通过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获取市场份额并实现经济效益。作为准公共产品,高速铁路的建设能够产生“乘数效应”,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产出。
更为关键的是,高速铁路提升了区域的“可达性”,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走廊效应”。高速铁路减少了劳动力流动的时间成本,加速了劳动力的流动速度,有助于跨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尤其对高学历劳动力的流动影响显著,促进了知识溢出,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推动以高学历劳动力为主要投入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
此外,高速铁路建设带来了“再定位效应”,促使沿线地区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相关产业得到发展,吸引更多家庭在沿线定居,进而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高速铁路对东部地区航空客运无显著影响,对中部地区航空客运有正向效应,对西部地区航空客运则呈现负向效应,反映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受高速铁路建设影响的差异。
从劳动力流动来看,高速铁路对全国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流动产生了显著影响;对西部地区大专及研究生文化程度劳动力流入有显著正向效应。从劳动力结构角度,高速铁路主要影响全国范围内高学历劳动力的流动,对西部地区劳动力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劳动力比例上,也表现出显著正向效应。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高速铁路对小型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规模扩大具有重要影响,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起到显著正向作用,无论在全国还是分区域的回归结果中均显示这一效应。此外,高速铁路建设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增加也有显著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东、中部地区。这些经济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