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合同理论的哲学起源,PDF电子书下载,网盘资源

作者:[美]詹姆斯·戈德雷著 张家勇译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1-01
页数:366
ISBN:9787519793982
电子书大小:259MB [高清扫描版PDF格式]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探讨合同法理念及其核心理论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作者凭借深厚的法学与哲学素养,深入剖析了现代合同法学说的哲学根源,以及这些学说在哲学观念和理论影响下的演变过程,包括由此引发的法律理论面临的挑战。此外,本书亦是一部比较法领域的佳作,不仅详尽论述了英美合同法中的诸多实体问题,还对两大法系相关学说进行了深度研究。
从特定视角来看,后期经院哲学家的教义更贴近孔子的思想,而非后续西方法学家的观点。后期经院哲学家与孔子均重视德性,但后来的法学家则不然。尽管本书聚焦于西方合同法,其所涉及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德性是否如孔子所言那般重要?抑或微不足道?实际上,这一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法家认为,法律与德性无关;他们视所有法律为实现国家目标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观点与19世纪法学家的看法相似,因为后者也认为法律取决于意志,独立于任何规范意志的道德标准。区别在于,对于法家而言,国家意志起决定作用,而对于19世纪法学家来说,个人意志才是关键。那么,究竟应由什么来决定?是意志本身,还是被德性引导的意志?即使在合同法中,我们也倾向于认为,应当由被德性引导的意志来决定。一旦西方法学家放弃这种观念,他们甚至无法解释合同法——一个意志似乎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法律领域。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西方,在中国也同样存在。
作者简介
詹姆斯·戈德雷,作为比较法、合同法及法律史领域的杰出学者,荣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以及不列颠学会通讯会员。
其学术背景涵盖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自1978年至2007年期间,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教职,并曾出任Shannon Cecil Turner法理学讲席教授;2007年退休后,他前往杜兰大学法学院,担任W.R.Irby杰出大学讲席教授。
2022年,他荣获美国比较法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张家勇,法学博士,现任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他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大量专业学术论文,并在法律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包括《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的制度构造》《合同法与侵权法中间领域调整模式研究》《私法的基础》在内的十余部专著或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