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行纪,PDF电子书下载,182MB,网盘资源

作者:(挪)埃丽卡·法特兰 著 杨晓琼 译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1-01
页数:496
ISBN:9787513947756
电子书大小:182MB [高清扫描版PDF格式]
内容简介
《中亚行纪》一书荣获欧洲十大新声音奖、韦塞尔奖,并入围爱德华·斯坦福最佳旅行作家奖项,同时获得挪威书商非虚构类奖项。
书中记载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将吉尔吉斯斯坦的胡桃木引入欧洲。在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雅格诺布谷地,当地居民仍然使用古老的丝绸之路语言——古雅格诺比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遵循着独特的时间节奏。
然而,这五个国家长期以来被简单地归为一个区域:先是作为连接亚洲与波斯的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随后又成为俄罗斯与英国大博弈的舞台。从里海之滨的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向东延伸至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地区曾是苏联最遥远的边境地带。
社会人类学家埃丽卡·法特兰踏上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旅程,深入探索五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考察自1991年独立以来这些国家的现状。她穿越了土库曼斯坦这个对外界封闭的国家,走访了哈萨克斯坦广袤而荒凉的核试验场,在干涸的咸海岸边遇到了中国捕虾人,还遇见了自两百年前迁居吉尔吉斯斯坦平原的德国门诺派教徒。她徒步走遍每个共和国的角落,详细介绍了这五个中亚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地理风貌,特别关注各国女性的生存状况。
《中亚行纪》被誉为“穿越中亚的奥德赛”,记录了一位年轻的人类学家对这片神秘土地的深度探索。
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这五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各自拥有独特的人文景观与地貌特征。尽管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共同经历了近七十年的苏联时期(1922-1991),成为这一世界史上空前的社会实验的一部分。自1991年独立后,这些国家的现状如何?
作者埃丽卡·法特兰通过多年研究,两次深入中亚进行田野调查,包括进入土库曼斯坦这个少有人涉足的国家。她在哈萨克斯坦的火车上与陌生人共饮伏特加,参加塔吉克斯坦农村的婚礼,目睹土库曼斯坦总统参与赛马的瞬间。从沙漠到草原,从农田到雪山,从古老城市到新兴都市,她与导游、卡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年轻母亲、考古学家、火车乘客、德裔门诺派教徒、移民官员和电视记者交谈,记录了突厥民族国家化后的现状。
书中深刻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女性的生存状态。例如,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存在一夫多妻现象;塔吉克斯坦大量男性前往俄罗斯工作并在当地再婚;吉尔吉斯斯坦则有“绑架新娘”的传统。作者凭借流利的俄语与当地人充分交流,特别关注女性的生存现状。
本书不仅是一部游记,更是一份结合历史与社会学调查的非虚构作品,展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天赋、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
《金融时报》评价此书为引人入胜的游记,《纽约时报书评》称赞其揭示了一个被误解的地方,而韦塞尔奖授奖词肯定了法特兰将原创风格与客观调查相结合的独特写作方式。
作者简介
作者埃丽卡·法特兰(Erika Fatland,1983–),挪威籍记者、作家和社会人类学家。她在里昂、赫尔辛基、哥本哈根及奥斯陆大学深造,并于2008年取得社会人类学硕士学位。
法特兰掌握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等八种语言,曾为多份媒体供稿,内容涵盖柏林电影节与艺术展览报道。
其首部作品《家长的战争》(Foreldrekrigen)于2009年问世,广受好评,并被列入挪威学校推荐阅读书单。2011年,《天使之城》(Englebyen)使她获得布拉哥奖提名。
《中亚行纪》(Sovjetistan)在2014年出版,次年荣获挪威书商非虚构类奖项,该书还为作者赢得了2016年欧洲十大新声音以及韦塞尔奖,并入围2020年爱德华·斯坦福/孤独星球年度最佳旅行作家。
此外,她还创作了《无夏之年》(?ret uten sommer)、《边境》(Grensen)、《高地》(H?yt)等作品。
译者杨晓琼是一位自由翻译工作者,另译有《想象共和国》《扳手》《维塔》《性权利》《性别打结》。
张雨菲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挪威语专业。